电子器件是电子系统中的基础元件,是电路的基本单元,能完成预定的功能,不能再分割。电子器件因其种类和数量多,其性能、可靠性等参数对整个电子器件的系统性能、可靠性、寿命周期等技术指标影响很大。因此,正确、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是提高电子产品可靠性的重要工作。电子器件可靠度分为固有可靠度和使用可靠度。元件生产厂家的工作任务是保证元件的内在可靠性,主要是设计和制造。几乎一半的元件失效并非因为元件本身的可靠性不高,而是因为使用者对元件选择不当或使用有误所致。所以要保证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就必须严格控制电子元件的选择和应用。
一.元件选择的基本原则:
普遍性原则:如果所选择的部件经过广泛使用验证,那么就尽可能少使用冷门、偏门芯片,以降低开发风险。
(b)高性价比原则:在功能、性能和使用率相近时,尽可能选用价格较低的零部件,以降低成本。
(c)方便采购原则:尽可能选择易于购买和供应周期短的部件。
(d)持续性原则:尽可能选择那些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停产的部件。
可替代性原则:尽可能选择与pintopin兼容的芯片品牌较多的元件。
向上兼容原则:尽可能地挑选那些以前老产品所使用的元件。
(g)节约资源原则:尽可能利用元件的全部功能和管脚。
二.芯片的选择。
整个流程关注于芯片的属性,而芯片的选择过程则是各方面考虑的折中。
一是选型时要考虑试产情况,同时也要考虑批量生产情况;
小量购买的价格,供货周期,样品申请;同时要注意,大批量购买后的价格,供货周期。可以在批量变大后,供货价格没有优势,或者批量变大后,产能不足。此外,根据自身实际采购情况,寻找相应的规模供应商。比如,原厂经常不直接供货,需要经过代理商。部分代理对供应商的数量级都有要求。
关注设备本身的生命周期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匹配。对通讯设备一般要求我们所选择的器件要有5年以上的寿命,并有后续产品开发的完整路标。因此在设备选型上,充分体现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除了功能和实验室环境之外,还有必要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场景。
漏电保护器的选型。
一是选型问题。
电流型电磁漏电保护器应优先选用,使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二是额定电流选用。
泄漏保护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实际负荷电流。
三是极数的选取。
家用单相电源,应选用二极管。
四额外漏电举措电流的选择(即灵敏度选择)
爲了使漏电维护器真正起到保安作用,其举措必需正确牢靠,即应该具有适宜的灵敏度和举措的疾速性。灵敏度,即漏电维护器的额外漏电举措电流,是指人体触电后流过人体的电流多大时漏电维护器才举措。灵敏度低,流过人体的电流太大,起不到维护作用;灵敏渡过高,又会形成漏电维护器因线路或电气设备在正常巨大的漏电下而误举措(家庭普通爲5mA左右)。家庭装于配电板上的漏电维护器,其额外漏电举措电流宜爲15~30mA左右;针对某一设备用的漏电维护器(如落地电扇等),其额外漏电举措电流宜爲5~10mA。